熱門關鍵詞: 安徽省著名商標申請 科技項目申報中心 企業研發中心申報 新產品鑒定中心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
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開始前,企業需要做好那些準備工作。安徽臥濤為您整理備戰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攻略。
一、高企享受待遇
1、所得稅優惠。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的優惠所得稅率,等于企業所得稅減免40%.同時,企業可以借此機會,規范自己的財務管理及賬務規范,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享受雙重稅收優惠。
2、享受財政補助。取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后可享受各地區相應認定補貼,如:安徽省補助20萬,合肥市補助20萬等
3、上市融資的優先條件,許多企業在上市融資前,都進行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并優先獲得了上市資格。
4、高新技術企業證書作為一項國家級資質,在企業申報科技、發改、工信、人社等政府部門項目時,作為權衡并量化的重要指標,擁有有限立項權,同時部分地區可優先獲得辦公及工業用地的批準。
5、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還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的科技研發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能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提供有力支持,極大的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無論是廣告宣傳還是市場招投標,都有極大的幫助。
二、政策解讀
1、知識產權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所指的知識產權須在中國境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獲得授權或審批認定,并在中國法律的有效保護期內。知識產權權屬人應為申請企業,有多個權屬人時,只能由一個權屬人在申請時使用。
知識產權情況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分中占30分,采用分類評價的方式,分為Ⅰ類和Ⅱ類知識產權進行評價,且Ⅱ類知識產權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時僅限使用一次。所以知識產權時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和整套的申報材料息息相關。
關于知識產權的幾點建議及注意事項:
1)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時,一般需要擁有授權Ⅰ類知識產權1想及以上或Ⅱ類知識產權6項及以上,知識產權考核技術的先進程度以及對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因為Ⅰ類專利申請周期較長,難度較大,含金量較高,所以一般企業自主研發并獲得授權的Ⅰ類專利技術現金成都高,對企業發揮核心支持作用大,專家認可度高,并且由于Ⅱ類知識產權技術程度較弱,有條件的企業盡量申請或轉讓Ⅰ類知識產權。如果沒有Ⅰ類知識產權且科技成果轉化、成長性較差的,建議申報10想以上Ⅱ類知識產權。
2)近年,專利審核時間較以往延長且有不通過的情況,建議企業申報高企前要做好時間規劃,盡早申請專利,以防申報時專利未授權。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即使申請專利在申報當年拿不到授權,在下年認定或后三年重新認定時也可以用。
3)知識產權所有人,必須是企業本身。有些企業的專利所有人時發明人、工程師、企業法人或企業老板等,這種情況需把專利權轉讓給申報企業才有效。如果企業在獲得知識產權授權之后更名,其知識產權也要進行變更,保持與企業名稱一致。
4)知識產權證書必須時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授權的。在港澳臺等境外地區或外國獲得的均不在認可范圍內。
5)有條件的企業可爭取知識產權加分項,但是相關標準、方法和技術規范須經過國家有關部門認證認可才能享受加分。
無論是高企申報前還是成功認定后,或企業是否為高企,知識產權都是企業未來創新之路上的重要內容,因為知識產權貫穿于技術創新全過程,無論是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究開發階段,還是在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及其商業化階段,知識產權無不發揮著重要而具體的作用,可以幫助企業通向未來的制勝之路,所以建議企業加強在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同時有條件的企業可進行申報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知識產權貫標、專利獎等,提升企業的軟實力。
2、領域
對企業主要產權(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用來判斷企業所進行的研究開發與產業化活動是否具有創新性,是否符合重點支持方向。
1)目前還有很多企業存在誤區,認為所有產品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都要屬于領域規定的范圍,根據管理辦法60%以上符合即可。
2)另外研發項目既要體現行業的先進性,也要結合企業實際,在技術材料的編制過程中也要注意與對應領域的契合度。往年專家評審時都會否定一部分企業的低水平研發項目或編造的不切實際的前沿高端項目,項目對應的研發費用、成果轉化也被剔除。
3、科技人員
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利氏于 10 %。新的管理辦法去掉了大專以上學歷要求,但是從科技人員的定義來看仍需要相關技術領域專業背景或工作經驗。人員部分作為稅務審核的重點之一,建議企業規范人員管理,將工作做到位,尤其是規模大的企業,不可兒戲。
4、研發費用與高新收入
1)研發費用按銷售收入規模分別滿足不低于 3 %、 4 %、 5 %的比例,高新技術產品收入滿足不低于 60 %的比例。關于比例需要注意研發費用是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高新技術產品收入是占總收入的比例。
2)企業在高企認定申報前,除了確保研發費用比例達標外,還要規范研發費用核算。在研發項目立項時在賬內單列研發費用,核算各研發項目的明細科目費用,以此作為研發費用專項審計的依據,并留存以備稅務核查。部分地市目前還認可輔助賬,建議企業和地方稅務溝通核實確定。
3)企業在高企認定申報前,除了確保高新收入比例達標外,還要規范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核算,在賬內單列或者分類統計以作為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的依據。高新技術產品(服務)名稱應與企業日常財務記賬名稱一致,并與企業開具發票名稱一致。如果開具發票名稱是統稱,建議附上銷售明細單或者產品出庫單加以證明。
4)關于研發費用與高新技術產品收入還要關注與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一致性,如:A104000期間費用明細表中的研究費用、 A107041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情況及明細表中的收入、研發費用等相關數據。
5、創新能力評價
高企打分項,主要包活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研發組織管理水平、成長性四個方面, 70 分以上才可以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1 )知識產權是衡量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主要包括技術先進程度、發揮的核心支持作用、數量、獲得方式以及標準制定(加分項)五個方面,專家評審時多提出知識產權薄弱、核心性不強等問題,關于知識產權部分建議可參照上文知識產權部分。
2 )科技成果轉化主要考核企業近三年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根據近幾年的經驗來看,專家提出的主要問題是成果轉化薄弱。對于單純的查新報告、區級立項項目等認可度較低,建議企業結合自身研發項目補充科技成果評價、新產品鑒定、外部項目驗收證書、科技進步獎、企業標準、外檢側等第三方證明材料。
3 )研發組織管理水平部分今年提出了很多異議,審查較往年更加嚴格,核實意見表中也增加了企業是否有實際崗位運行的考察,建議企業不可格式模版化簡單處理。
A、建議企業不斷健全研發組織管理體系,特別是項目立項、項目中期目標管理、項目結項、項目成果管理,規范研發投入核算制度,做好研發項目記錄管理,包括項目立項報告、中期實驗過程文件、測試報告、結題報告等過程文件;
B、建立符合企業倩況的成果轉化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完善人員培訓引進和績效評價制度,切實提高人員研發與成果轉化熱情;
C、建立健全研究開發機構,有條件的可申請認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等研發平臺,加強研發機構軟硬件建設,積極探索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活動。
4)成長性的評價主要根據企業近三年的財務數據,計算企業的銷售收入和凈資產增長率,得出相應的分值。對于成長性低于5分的企業,打分風險比較大.專家評審時也提出了成長性弱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銷售收入成長性不好的情況,更要完善其他三方面材料。
6、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關于這部分建議企業在準備認定材料時最好附上當地安全生產、質量監督、環境保護等相關主管部門出具的無違規證明。
7、申報材料準備
1)申報企業應按照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 》 、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 》 及安徽省申報通知等相關要求,認真、如實填寫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 并準備證明材料,其中申報書中有關財務方面的數據必須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提供的審計(鑒證)報告相一致,材料內容和裝訂順序參照申報通知及地方政府的指導要求。
2)申報材料逐頁編制頁碼,每部分之間用彩色隔頁紙隔開,書籍式裝訂成冊(申請書首頁做封面,書脊處由上至下打印主要技術領域及企業名稱)并加蓋企業公章:為相應低碳環保號召,建議正反面裝訂,材料清晰、重點突出、方便專家審閱,并核實清楚地方政府要求的正副本材料數量要求;
今年的高企進行評審之前,地方主管部門需進行現場考核,并出具核實意見。企業在接到地方科技局等主管部門考察通知后,需要提前好各項備查資料,材料內容齊全、真實.與申請材料中內容保持一致。特別注意的是,在財務板塊,各地市均有地域規范性要求,需提前做好相應準備,例如有望多也市要求財務帳套內單獨列支研發費用。
技術類證明資料包括知識產權原件等;人員類證明資料包括第三方證明、學歷證書原件等;研發組織管理水平證明資料包括立項批復文件、各類成果轉化證明材料、研發項目過程文件等;財務類資料包括審計報告原件、財務賬套或研發費用明細賬目、分攤表、憑證、高新產品明細表、發票等;其他資料包括企業資質、榮譽、管理體系證書等。
認定機構收到企業申請材料后,根據企業主營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所屬技術領域在符合評審要求的專家中,隨機抽取專家組成專家組,對每個企業的評審專家不少于5人(其中技術專家不少于
60 % ,并至少有 1 名財務專家)。
2017年評審時,部分評審企業評分來通過的原因大致包括:
A 不屬于領域范圍;咨詢熱線
400-050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