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安徽省著名商標申請 科技項目申報中心 企業研發中心申報 新產品鑒定中心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發展民營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企業紓困幫扶若干措施的通知》(皖民營辦〔2021〕8號),推動各項紓困幫扶措施落地落實,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發揮市產業扶持專項資金作用,激發涌現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支持符合條件的擔保機構申報國家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降費獎補資金,進一步降低擔保費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開展“十行千億萬企”融資服務專項行動,推進全市信貸需求與金融供給協調對接機制,鼓勵銀企對接,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增加首貸、續貸投放力度。進一步深化中小企業信用貸改革,落實落細《關于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將擔保費率保持在1%以下,積極為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融資增信,提高增信服務能力;持續開展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發展的考核,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信用貸款、擴大首貸戶規模、提高中小微企業信用貸、無還本續貸占比。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及獎補政策,做好線上貸款系統開發,推進線上貸款試點工作,擴大線上貸范圍,鼓勵金融和擔保機構降低創業擔保貸款申請門檻和利率水平。(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金融局、人行蕪湖市中心支行、蕪湖銀保監分局、民強擔保按職責分工負責)
政策專人代理免費指導電話:19855109130(可加v),0551-65300586
二、進一步推進減稅降費
落實落細國家更大力度的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優化稅費優惠政策精準推送機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宣傳解讀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繼續推行服務企業1%工作法,積極開展稅收政策包保服務等,確保優惠政策及時送達。安排專人主動對接重點企業和項目,確保企業用足用好減免稅政策。強化涉企收費監管,聚焦突出問題,嚴厲查處不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亂收費問題。通過“四送一服”平臺了解中小企業反饋的涉企收費問題,及時予以解答和幫助。(市稅務局、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蕪湖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靈活精準運用多種金融政策工具
用好支小再貸款,2022年安排支小再貸款額度不低于10億元,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使用支小再貸款支持小微企業。落實再貼現政策,2022年安排不少于20億元再貼現資金,專項支持商業銀行開展民營和小微企業票據融資。按規定做好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轉換和接續,持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將普惠小微貸款延期支持工具轉換為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將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納入支農支小再貸款管理。持續強化政策引領和窗口指導力度,督促轄內銀行機構對中小企業有計劃、有重點的加大信貸投放,并對投放情況進行序時性跟蹤,通過通報、約談、風險提示方式對未完成信貸投放目標的銀行機構進行督促;結合“百分之一工作法”融資實施方案,縱深推進中小企業信用貸,擴大線上融資規模,對科技企業貸款、商標權專利權質押貸款給予融資補貼,將重大招商項目、高新企業名錄、重點項目、技改導向計劃項目名單推介給金融機構;鼓勵銀行機構采取無還本續貸、貸款展期、調整還款期限等方式,減輕企業貸款周轉和還款壓力,要求銀行機構開展中小企業續貸業務應堅持正向激勵,按政策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人行蕪湖市中心支行、市銀保監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緩解成本上漲壓力
加強大宗商品價格監測。結合我市實際,擬定《蕪湖市清理規范城鎮供水供電供氣行業收費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待征求意見后印發正式文件,做好我市清理規范城鎮供水供電供氣行業收費工作。通過專項檢查、日常巡查、處理投訴舉報等方式來規范督促企業嚴格執行收費政策,查處價格違法違規行為。穩定運營“一核兩翼”內河集裝箱航線,研究增開新航線,提升蕪湖港航運服務水平。加快朱家橋港區集疏運交通提升項目建設(港一路、武夷山路及停車場),2022年5月底前實現項目開工。完成蕪湖市主要港區交通集疏運體系專項規劃研究。(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自規局,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強用電保障
編制并穩妥實施全市迎峰度冬(夏)有序用電及輪停方案,優先安排“兩高”企業輪停輪休和錯避峰讓電,保障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中小企業的電力安全穩定供應。開展電網企業代理購電,對未參與市場交易的電力用戶,通過電網代購方式保障中小企業平穩入市,保障企業用電不受影響。(市發改委及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支持企業穩崗擴崗
著力打造“創業蕪優”之城。發揮市打造“創業蕪優”之城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籌協調作用,最高規格推動“創業安徽”“創業蕪優”各項舉措,產生創新創業省市配套聯動、高質量發展的效應。圍繞“人才、平臺、資本、生態”持續發力,重點完善場景發布、展示、供給、應用機制,啟動建設十大雙創平臺,提質升級市級創業孵化載體,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深入實施促進就業認知行動。實現“七個認知”全覆蓋,重點是圍繞十大新興產業及頭部企業,建立“產業認知”“實踐認知”模式,做到既關注生產一線狀態、又覆蓋后勤保障條件。探索發布在蕪高校就地就業率排行榜,爭取將就地就業率指標納入對高校的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生均教育經費撥付、招生指標分配、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加大重點企業用工服務。發揮20所“高校人才工作站”平臺作用,主攻市(省)外重點高校,定期開展主題招聘活動,形成月有重點、季有主題、年有成果的宣講招聘齊頭并進的工作模式,更好吸引高校畢業生在蕪就業創業。繼續宣傳推廣安徽公共招聘網,利用安徽公共招聘網、蕪湖人才網、微信公眾號多手段宣傳招聘信息,提升市場招聘的匹配度,降低勞動者擇業成本。完善用工周轉池機制,建立云貴川以及東北、西北地區勞務基地,拓展勞動力供給渠道。(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
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長效機制,從源頭管理,嚴防新增拖欠。積極開展《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的宣傳和解讀。督促市屬國有企業認真落實《支付條例》,強化合同和支付管理,不得要求中小企業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方式、條件和違約責任等交易條件,不得拖欠中小企業的貨物、工程、服務款項。
認真辦理投訴問題線索核查。充分發揮清欠工作投訴電話、郵箱和在線投訴平臺作用,建立投訴問題線索臺賬,逐一核實處理企業投訴問題線索,并將處理結果及時告知投訴企業。認真辦理轉交的問題線索,做好投訴線索全程跟蹤辦理。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對存在拖欠問題的政府部門,嚴格執行壓減一般性支出、降低出行標準、嚴格出國出境等限制措施,強化對政府部門拖欠行為的責任約束。建立監督考核常態機制,將預防化解拖欠工作與市屬國有企業績效考核掛鉤。(市經信局、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助力企業開拓市場
大力宣傳《政府采購法》、《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理辦法》以及政府采購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目標。落實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編制專門面向中小企業招標文件范本,加大中小企業參加政府采購支持力度。全面取消政府采購投標保證金,明確履約保證金繳納形式由中標人選擇,大力推行使用銀行保函、保證保險等非現金形式提交履約保證金。制定完善招標采購人負面清單,加強交易活動事中事后監管,及時糾正采購人設置“門檻”排斥、歧視中小企業和不按規定給予評審優惠的行為。制定對政府性項目招標人失信行為信用處理措施,探索治理招投標領域的政府失信行為。規范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行為。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對違反誠信原則非法謀取中標或者中標后不按照合同提供產品和服務、損害采購人利益的企業除給予行政處理外,實施信用聯合懲戒,為誠信守法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競爭機會。建立投訴事項受理轉辦督辦制度,及時處理政府招標采購活動中出現質疑、異議和投訴事項。
積極推廣“皖美制造”央視宣傳,鼓勵企業參加“精品安徽 皖美智造”央視宣傳系列活動,市縣區財政按30%給予宣傳推廣費用補助。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建設和租賃海外倉,對獲得省級海外倉補助的企業市級再予以配套20%的補助;積極參加全省跨境電商系列培訓及專項對接活動,組織開展市級各層面跨境電商培訓和專項對接活動。(市公管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經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抓好政策落實
各縣市區、開發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安徽省發展民營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企業紓困幫扶若干措施的通知》(皖民營辦〔2021〕8號)及本通知要求,對照部門分工,加強上下聯動,推動各項紓困幫扶措施落地落實。要加強對中小企業困難問題的調研,適時出臺紓困幫扶措施,落實情況及時報送市發展民營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發展民營經濟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咨詢熱線
400-050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