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安徽省著名商標申請 科技項目申報中心 企業研發中心申報 新產品鑒定中心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
今天分享2022年合肥市服務型制造示范遴選申報條件、程序及要求等相關政策解讀,如有項目申報相關問題可咨詢政策解答熱線:15656027297(V同號)
一、總體安排
服務型制造示范遴選包括兩大類,分別面向定制化服務、供應鏈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集成總承包、節能環保服務、生產性金融服務、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共享制造及其他服務型制造創新模式開展遴選(附件1)。
二、申報條件
(一)一般條件。
1.申報單位須為合肥市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經營狀況良好,財務狀況良好。
2.申報單位應具備服務型制造特征,符合申報領域內明確方向和要求。
3.申報主體近2年內(2020年1月1日后)未發生重大質量、環保或安全事故,無違法行為或涉嫌違法行為正在接受審查。
(二)特殊情況。
1.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應該是制造業企業,具有明顯的轉型特征。生產技術、工藝、服務能力和水平在某一行業或細分領域應具有一定的優勢地位。企業能夠圍繞核心制造能力進行模式創新,形成競爭優勢,在戰略規劃、管理運營、模式創新、信息網絡平臺建設、服務績效和生產服務類人才的培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包括面向行業的專業服務平臺和區域綜合服務平臺。截止申報日起,正式運營時間為2年;近2年內為5家以上制造企業提供專業服務或綜合服務;服務機構應至少有10名專職從業人員和5名專職人員;專職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中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合計80%以上。
三、選拔程序和要求
(一)各地要高度重視此次服務型制造示范遴選工作,認真學習發展服務型制造相關文件精神,深刻領會制造業企業服務化轉型的重要意義,遵循政府引導、自愿申請原則,組織初步評審并推薦上報。
(二)請申報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組織編制《合肥市服務型制造示范遴選申報書》及相關表格,并按照《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申報書填報說明》(附件二)提供相關材料。
(三)市、區、開發區經信局負責匯總、審核轄區內申報材料,填寫《合肥市服務業示范推薦匯總表》。請于2022年5月31日前向科技處提交各類申報材料、申報匯總表及隨附材料(一式1份)。
合肥市制造業示范項目申報領域
一、客戶化服務
申報主體具備定制化設計、柔性制造能力,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如5 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構建產品個性化定制服務平臺,加強體驗設計、暢通體驗渠道、優化體驗環境,增強客戶的參與度和交互性,實現零件標準化、配件精細化、部件模塊化和產品個性化重組的大批量個性化定制服務。
二、供應鏈管理
申報主體要建設智能化物流設備、倉儲設施,優化生產物流管理,促進供應鏈各環節數據共享、資源共享、質量提升。建立供應鏈協同平臺,為供應商、經銷商、客戶、線下、線上渠道提供全產業鏈的管理服務與能力,有效運用訂單管理、物流配送、倉儲庫存等供應鏈服務。
三、全生命周期管理
申報主體以客戶為中心,延伸服務鏈,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對產業鏈上下游生產和服務資源的整合,提高生產數據分析能力,提升研發、設計、制造、安裝調試、在線監測、故障預警、診斷維修、回收利用等全鏈條服務能力。構建數字化平臺、數字孿生體等產品生命周期,提高產品數據分析能力,提升產品生命周期服務水平。
四、總承包
申報主體具備系統集成、一站式解決方案服務能力,依托核心裝備,整合優質產業資源,構建“硬件+軟件+平臺+服務”一體化系統,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產品設計、方案咨詢、項目承接、建設運營等系統解決方案服務。開展工程總承包(EPC)、建設—移交(BT)、建設—運營—移交(BOT)、建設—擁有—運營(BOO)。
五、節能環保服務
申報主體應加大節能環保技術、產品研發、產品回收利用、再制造服務、向綠色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轉變;成立專業節能服務公司或與專業環保治理公司合作,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水資源管理,開展節能診斷、能源系統優化、項目建設運維、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等新型環保服務。
六、生產性金融服務
申報主體不斷創新經營模式,拓展業務范圍,延伸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高金融服務水平。通過設立金融租賃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方式,為公司產品提供金融服務。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共享信息、共享數據、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為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七、檢驗和認證服務
申報主體通過業務流程再造和業務模式創新,以專業的產品、技術、人才等優勢發展成為專業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供應商。加強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服務資質管理與能力建設,提升服務水平。推進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加強相關儀器設備、共性技術的研發,發展新的工業相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檢測模式,面向區域、行業開放檢驗檢測資源,參與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八、共享生產
申報主體圍繞制造資源的在線發布、訂單匹配、生產管理、支付保障、信用評價等多方面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整合分散、多樣化制造資源,發展“平臺接單、按工序分解、多工廠協同”的共享制造模式,有效提升相關行業、區域制造資源的集聚和共享水平。
九、其他創新模式
申報主體跨界融合,整合多方資源,強化研發、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關聯,加快業態模式創新升級、豐富多元,探索形成的服務型制造新模式。
咨詢熱線
400-0507-580